放过自己吧,她时常如此告诫自己,行动上却又不甘心如此。曾在乡下、田野四处奔波的女孩,用青春刻印下的民族魅力是她的全部功绩。她的心上系着民族和家人,揉着洒脱与牵挂。她的办公桌角落里都摆着绿植,每一次的岗位变动,她都会将这些记忆带走。
“我是很幸运的,我认为自己的经历不可复制。”
1994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本科毕业的杜薇,来到学校(当时称“贵州民族学院”)担任94级社会学系的班主任,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,清秀的脸庞,酒窝式的笑容,青涩的小女孩模样,还常被误认为是学生。系主任上课前千叮咛万嘱咐,就怕她上课笑场,于是爱笑的她板着脸完成了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。
那时候,迷茫的她,找不到自身的人生定位,开始在着装上做文章,将自己的衣服都换成深色系,单纯的想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些许。由于年龄与学生相差不大,一段时间的相处下,这种师生情和友谊便缠绕在一起。课下学生也会邀请她一起涮火锅,学生带家乡土特产给她,她还不敢收下。
在一次同学聚会上,同为教师的同学都在“炫耀”着自己的学生以高分考入重点中学、大学。杜薇这才回过神来,除了大学四年的相处,她并不清楚自己的学生在社会的发展情况,通过教育专家的引导,她坚持去到一个地方就要去看望学生。她的学生也会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看望她,涮着火锅,回忆着那年今日的青春趣事。
2000年,第一次尝试向国家级刊物投稿,编辑很快就回复,令杜薇很意外。在《民族研究》上发表论文《<番苗画册>的真伪考辨》,不同版本资料考证调查中,她跟着导师,扎身乡野,没有发达设备的支持,将素材拍下来夹在相册中,一个个仔细对比。学会接触到研究课题本身以外的东西,使她获益匪浅。如今她早以在各大刊物发表少数民族文化相关论文十余篇,这些都是她的“战果”。
2002年,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,杜薇选择孤身一人前往云南大学攻读硕士。念硕士时,孩子已经两岁,思念家人就独自偷偷抹泪。幸福的家庭和家人的支持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站。很多次她都想辞掉工作,回家养一条狗,做一位全职太太相夫教子时,作为博导的丈夫化身为她的人生导师,鼓励她,帮助她一起做研究、完成论文,陪伴她前行。
杜薇的母亲说:“别看她外表清秀,其实挺能吃苦的。”在云南文山州调研,收集硕士毕业论文的民族文化资料时,她积累下最多的经验是与跳蚤、蚊虫搏斗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杜薇码着胆子,背着高过自己的旅行包独自行走在山间小道,不通车的村子里,徒步八小时后,佝偻在山坡上,看到稍宽的马路,老式的诺基亚手机突然收到短信,这才让她恍然察觉回到21世纪。“当然非常害怕,除了带上专业的工具,还随身带刀具。”她释怀的笑道。
“学生的成绩就是我前进的动力”
“新竹高于旧竹竿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”对于研究生,杜薇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摸清大家的人生方向,针对性的指定阅读书目,而本科生则会增加讨论问题的机会,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。
在这活跃的研讨氛围,严谨的教学态度中,让她引以为傲的功绩是,指导学生完成非自己本专业的毕业论文,通过摸索和团队的团结努力,获得“挑战杯”奖项,这才清楚自己的定位,心目中真正有了老师的使命感。
她偏爱和充满青春活力的“孩子们”在一起,带着他们做一项项的课题研究,踏在田野包容的泥土上。回想起,那时青涩的自己就像现在的“他们”,跟着老师的前进脚步,摸爬在田野间。
当她的学生从70后变成90后的最后一届,才发现已经习惯“老师,您好!”,如今她更是桃李满天下,芳名远播。
“平凡如我,积极工作,才能夯实学院发展基石”
博士毕业回到学校后,首次担任行政工作的她,在一次推荐优秀学生赴香港学习的评选中,她通过让学生上交申请材料,专业老师评选等方式筛选优秀学生。自以为做到公平、公正的她,还是听到了反对之声,这使她倍感受挫。因此,在她看来,获得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的奖项比学术性的奖项难许多倍。学术性的成果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完成,教育工作则需要各个团队的团结努力、奉献和耐心。
2016年新学院成立之初,从无到有,将各个专业整合在一起,并且同步教学,当时要克服创办交叉学科、创办新专业、人员紧缺、设施不足的困境下,给了她不小的挑战。
当她托着疲惫的身躯准备下班回家时,她发现自己的学生在走廊对着窗户玻璃练习舞蹈动作。这样的场景撞击她心灵,挫败感、惭愧油然而生,于是她开始四处“求”人借练功房、找钢琴。学校领导也很关心学院的发展,但流程化的工作,使人员、设施很难跟上同步的教学。
学院囊括学校所有的教育学科、创办认知科学实验班、将人类学精华汇聚到教育学;新生入学教育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;五位学科前沿学者先后走进“名师进课堂”,青年师资队伍培养与提升,启动双语专业课程建设,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工作。在星夜灯光里她与同事们一起加班,奏响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动人乐章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教书育人,已经成为杜薇的一种生活方式。明亮的教室里,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有智慧的闪光;三尺讲台上,记录着她的失误与荣光;乡村村寨中,与研究生们的讨论仿佛还在耳畔回响……”
文\顾兰云
图\何梦菊